|
|
首页 —> 关于我们 —> 发展足迹 |
|
青葱的岁月
|
|
|
|
1958——1969
|
|
|
火红的年代
|
|
|
|
1970——1985
|
|
|
改革的活力
|
|
|
|
1986——2000
|
|
|
世纪的跨越
|
|
|
|
2001——2010
|
|
|
双百的梦想
|
|
|
|
2011——现在
|
|
|
1958年9月1日 绍兴粮食制品厂成立,即绍兴制药厂前身,隶属绍兴县粮食局,职工211人。
1960年 绍兴粮食制品厂自斜桥头迁址西小路。
|
1970年 绍兴粮食制品厂试制味精、土霉素取得成功,并获准生产。
1972年10月 绍兴粮食制品厂正式改名为"绍兴制药厂",行政隶属于绍兴县工业局。
1976年5月 绍兴地区卫生局同意绍兴制药厂生产谷氨酸片。
1978年6月 绍兴制药厂兴办集体性质的"绍兴味精厂"。
1978年8月16日 制霉菌素片获准生产。
1980年 绍兴制药厂为香巷大众动力机械有限公司生产麸氨酸80吨。这是绍兴制药厂首次参与外商经贸往来。
1983年4月 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绍兴制药厂药品注册商标为"绍药"牌,味精商标为"兰亭"牌。
1985年2月1日 绍兴制药厂厂办科研机构--绍兴市微生物研究所成立。
|
1986年8月16日 绍兴制药厂开始全面实行厂长负责制。
1990年12月13日 绍兴制药厂年产1000吨饲用土霉素转产螺旋霉素技改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1991年8月13日 绍兴制药厂获得生产乙酰螺旋霉素片证书。
1991年10月20日 绍兴制药厂新产品硫酸西索米星正式投产。
1992年11月26日 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张鹤镰副局长考察绍兴制药厂。
1993年6月10日 国家医药管理局局长齐谋甲视察绍兴制药厂。
1994年10月1日 绍兴制药厂厂刊《绍药之声》(试刊)创办。
1995年2月11日 绍兴制药厂被评为一九九五年度省医药行业双"十佳"工商企业。
1995年7月7日 绍兴制药厂获得国家卫生部罗红霉素原料药及其片剂新药证书、同意生产批件。该品填补了国内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空白,绍兴制药厂为国内首家研制成功的企业。
1995年7月26日 绍兴制药厂一九九四年度浙江省医药制造业最佳经济效益排序第14名。
1996年12月2日 卫生部同意绍兴制药厂生产硫酸奈替米星原料药、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
1997年3月3日 地方国家税务局发文公布:绍兴制药厂为一九九六年度纳税超千万企业。
1997年7月1日 绍兴制药厂与浙江震元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更名为"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
1998年4月24日 公司取得进出口经营权。
1998年8月26日 绍药牌罗红霉素及其片剂被省计经委认定为省名牌产品。
1999年3月15日 罗红霉素及其片剂的研究被国家医药管理局授予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4月6日 国家科委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认定本公司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2000年6月20日 公司非无菌原料药车间通过国家级GMP认证检查。
2000年8月 本公司被省人民政府授予一九九九年度浙江省技术进步优秀企业。
|
2001年6月4日 制剂车间(片剂、混悬剂、胶囊剂、小容量注射剂)通过国家GMP认证。
2001年10月30日 冻干粉针剂车间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MP认证。
2002年8月18日 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税务局、国家质量监督部认定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盐酸头孢他美酯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2年12月26日 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原料药生产线移地迁建至袍江工业区正式投产运行。
2003年5月7日 省环保局、省经贸委命名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为"浙江省绿色企业"。
2004年3月2日 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氯诺昔康、氯诺昔康片新药证书,成为公司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国家二类新药。
2004年5月10日 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头孢他美酯荣获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证书。
2004年7月1日 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西索米星产品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5年9月10日 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地税局认定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2006年2月 公司的"依达拉奉药物组合物及制备"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这是我公司第一个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
2006年3月10日 公司首家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伏格列波糖胶囊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2006年6月18日 公司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硫普罗宁原料药生产批文。
2006年7月7日 公司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生产批文。
2006年8月10日 公司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射用硫普罗宁生产批文。
2006年9月15日 公司生产的氯诺昔康及制剂列入2006年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2008年3月3日 公司取得SFDA颁发的化学药品3.1类新药美他多辛片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2008年4月24日 公司胜利西路厂区被绍兴市政府列入19家首批可转型企业名单。
2008年5月22日 公司取得SFDA颁发的四类新药醋酸奥曲肽及注射液的生产批文。
2008年6月5日 公司生产的硫酸奈替米星获得EDQM(欧洲药品质量管理局)颁发的COS证书。本公司是国际上第一家获得该产品COS认证的资格的企业。
2008年6月26日 公司党委被绍兴市委评为市级"五好"基层党组织。
2008年11月4日 公司取得国家四类新药盐酸托烷司琼原料药、注射液及胶囊的新药生产批文。
2009年1月18日 公司管理机构正式迁址袍江工业区办公。
2009年9月25日 公司被绍兴市政府确定为绍兴市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2009年11月 公司盐酸头孢他美酯、罗红霉素及其制剂成为中国药典2010年版药品质量标准起草主要参与单位。
2010年3月1日 公司被评为2009年度袍江新区纳税十强工业企业。
2010年3月31日 公司第一个国际PCT发明专利在印度申请获得授权,授权专利号为239731。
|
2011年1月28日 公司被绍兴市政府评为2010年度绍兴市区工业企业综合优胜20强。
2011年4月15日 公司于2009年10月15日通过德国GMP认证机构的现场审计,于2011年4月15日收到认证机构颁发的欧盟认可的GMP证书,证书号:SH/GMP-W-TC/004/11,证书有效期为2年。
2011年5月3日 浙江省环保厅批复同意公司震元科技园区二期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1年8月27日 2011中国•绍兴"名士之乡"人才峰会、中国科协2011年海外智力为国服务研讨会暨联席会议隆重开幕,会上公司与沈寅初院士专家团队进行了合作项目的签约,并被授予"院士专家工作站"。
2011年9月26-29日 公司接受了美国FDA的GMP现场检查。这次检查是公司继历经德国的COS认证检查、日本PMDA的检查后又一次重量级的国外官方的检查。
2012年1月8日 公司被列为绍兴市第二批"绍兴市重点创新团队"的企业名单。
2012年4月24日 公司"震元科技园区二期升级改造项目"被列为2012年度绍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第一批)。
2012年5月 公司注射用氯诺昔康(8mg)被科学技术部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12年6月19日 公司被列为2012年度浙江省创新型示范和试点企业。
2013年1月 省档案局发文通报,公司被命名表彰为"第三批示范数字档案室"。
2013年2月 绍兴市人民政府签发《关于表彰2012年度绍兴市行业龙头骨干企业100强的通报》,我公司列入当年度绍兴市工业综合优胜20强名单。
2013年3月26日 公司取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美他多辛注射液新药证书和药品注册批件。
2013年7月11日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联合发文公布,我公司"浙江省微生物发酵和合成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确认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13年11月5日 第十一届中国医药营销新锐论坛暨2013中国十大重磅处方药评选发布会上,2013年十大重磅处方药名单揭晓,公司美他多辛注射液榜上有名。
2014年6月11-15日 国家药监局认证中心派出三人专家组会同绍兴市药监局确定的检查观察员对我公司袍江工业区新建的注射剂车间进行GMP认证检查,同年8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给我公司《药品GMP证书》,编号为CN20140327,有效期限至2019年8月18日止。
2014年6月27日 公司获得新产品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新药证书、注册批件及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注册批件。
2014年11月22日 公司新办公楼启用。
2015年1月14日 绍兴市市长俞志宏来公司新注射剂车间视察。
2015年11月30日 公司取得了方圆标志认证集团颁发的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证书。
2015年12月18日 公司取得绍兴市地名委员会制作的"越东北路61号"门牌证。
2016年1月11日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文公布了市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名单,共115家企业上榜,公司入选11家生命健康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名单。
2016年2月15日 绍兴市委书记彭佳学与市委魏伟秘书长、王芬祥副秘书长、市卫计委袁立江主任、市国资委周宝林主任一行实地调研了公司袍江厂区和胜利西路老厂区。
2016年3月8-10日 由浙江省认证中心派出的GMP认证专家组对公司片剂、胶囊剂(含头孢菌素类)、口服混悬剂(含头孢菌素类)新生产线进行了现场检查,同年5月18日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给编号为ZJ20160064的《药品GMP证书》,至此新厂区完成所有生产线GMP认证。
2016年底 中共绍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发文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重点创新团队名单,公司等120个创新团队被确定为"绍兴市重点创新团队"。
|
|
|
|
|